四川在線記者 何勤華
(資料圖片)
在充滿神秘色彩和魅力的瀘沽湖旁,有著世界唯一系統(tǒng)展示摩梭歷史文化與民俗風情的專題博物館——鹽源摩梭博物館。
摩梭博物館。何勤華攝
它坐落于四川省涼山彝族自治州鹽源縣瀘沽湖鎮(zhèn)博樹村扎窩落原左所土司府遺址旁,建筑氣勢恢弘、布局合理、陳列精美,內(nèi)部陳列著大量珍貴的歷史文物和實物,吸引了眾多國內(nèi)外游客和學者來此一睹當?shù)氐娘L土人情。
摩梭博物館位于鹽源瀘沽湖畔。何勤華攝
摩梭博物館現(xiàn)有文物410套件(其中一級文物1件,二級文物11件,三級文物32件)。在文物保護工作中,多方籌措資金,采購恒溫恒濕展柜,由于保護得當,文物至今未出現(xiàn)氧化、損壞現(xiàn)象。
摩梭博物館建筑設計充分體現(xiàn)傳統(tǒng)摩梭文化元素,整個建筑就像一座由木結(jié)構組成的大型摩梭山寨,眾多神秘傳說以及承載著摩梭人靈魂信仰和渴望之源的摩梭文化一一映入眼簾,仿佛穿越時空,來到“神秘的摩梭王國”。
摩梭博物館。曹正林攝
進入展廳,各種展品充分展示摩梭人的生活習俗、服飾風情、節(jié)日慶典和婚姻家庭等各個方面。值得一提的是,展廳里收集、保存了豐富多樣的摩梭民俗文物和歷史遺跡,其中青銅鼓、蛇蛙銅俎等文物神秘莫測、獨具特色。
摩梭博物館劃分為展覽陳列廳、文物庫房、文物保護技術場所、學術交流區(qū)、公共服務區(qū)和辦公區(qū)等功能區(qū)。展陳區(qū)域由序廳、摩梭民俗展廳、專題展廳三大部分組成,展陳面積2300平方米。
這里的展陳文物包括鹽源和瀘沽湖地區(qū)出土的石器、青銅器、陶器和土司遺物、摩梭民俗文物等,上至遠古人類使用的簡單石器,下至明清摩梭社會生活中的各類器物,豐富多彩,千姿百態(tài)。
摩梭博物館藏品。曹正林攝
博物館館內(nèi)采用現(xiàn)代化技術手段和傳統(tǒng)的展覽形式相結(jié)合,全面而深入地展示了摩梭人從上古時期至現(xiàn)代社會各個時期的歷史、文化和生活習俗。戰(zhàn)國至西漢時期的青銅器和陶器等精美絕倫,可與三星堆和金沙遺址的出土文物媲美。其中,青銅鼓、蛇蛙銅俎等文物神秘莫測、獨具特色。這些展品反映了摩梭人獨特和精細的民間藝術和手工藝制造工藝。
不少游客對于鹽源摩梭博物館給予了高度評價。來自北京的游客劉葉舒說:“我每次旅游都要去博物館,這是了解歷史文化最好的方式。鹽源摩梭博物館是一個了解摩梭歷史文化和民俗風情的寶地,通過參觀,加深了我對于摩梭母系氏族的了解。”
在博物館中,展廳內(nèi)不僅有高度藝術性的影像展示,還配有詳細的文獻資料和實物展示。如展示摩梭母系氏族和土司制度,通過影像資料,全面、立體展示了摩梭人家庭結(jié)構、婦女權利、走婚制度等歷史文化和民俗以及土司制度的形成、發(fā)展及現(xiàn)狀。
摩梭博物館副館長李建平說,鹽源摩梭博物館以其獨特的視角,凝聚了摩梭歷史文化與民俗風情的精華,是一個融文化傳承、旅游觀光和學術研究于一身的多功能綜合性博物館。此處陳列的文物和資料所到之處,都可以為人們開啟探索摩梭歷史文化寶庫的大門。
新聞多一點:
鎮(zhèn)館之寶——青銅銅鼓
青銅銅鼓于1988年12月,由涼山州博物館和鹽源縣文化館在鹽源縣雙河鄉(xiāng)毛家壩老龍頭墓葬群搶救發(fā)掘時出土。該鼓由青銅澆鑄而成,胴部突出、腰部收縮,口為喇叭形,面小于口,在胴腰處有四個橋狀銅耳,顯得精巧而別致。銅鼓之上有幾處修補痕跡。
鎮(zhèn)館之寶:青銅銅鼓。摩梭博物館供圖
銅鼓鼓面呈雙線花紋圖案,山羊角形飾紋、雙線圓圈形飾紋、雙線十字紋,紋路清晰,為葬禮中祭祀時專門使用的禮器。銅鼓高25厘米,口徑29厘米,底徑28厘米,重3780克,1994年被鑒定為國家一級文物,為摩梭博物館鎮(zhèn)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