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店經濟是商業(yè)活力的王牌,但要讓這張王牌長久有效,還需載體與品牌方的細細打磨。11月2日,北京市商務局發(fā)布2022年北京前三季度首店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共有616家品牌首店落地北京,首店經濟穩(wěn)居國內第一陣營。其中,中國品牌534家,占比87%,朝陽區(qū)成為北京首店收割機。在已經到來的四季度,國慶、新年等重要節(jié)慶節(jié)點將帶動更多首店加速落地,助力北京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而在加速的背后,如何更好推進首店經濟行穩(wěn)致遠,是政府、企業(yè)和品牌需要共同思考的方向。
本土品牌成首店主力
在眾多首店中,中國品牌的身影越來越多。選址中國數據顯示,北京市三季度新增品牌首店223家,較二季度數量增長28家。其中,中國品牌534家,占比87%;國外品牌82家,占比13%。從業(yè)態(tài)看,餐飲和零售業(yè)態(tài)分別是357家、161家,合計占比達84%。
北京商報記者在近期日常走訪中看到,來自上海的寶珠奶酪北京首店在不久前于藍色港灣開業(yè),吸引不少年輕人和白領在午間時段排隊購買;茅臺冰淇淋的北京首家線下店在8月底落地朝陽大悅城,也曾引起一時轟動;萬達寶貝王旗下全新文體品牌“景武堂”和“寶文軒”全國首店均于10月底落地北京,前者開在龍湖北京房山天街,后者入駐龍湖北京亦莊天街;另有JDEhome、京東7FRESH PLUS中國首店、李寧中國首家城市定制旗艦店開業(yè)。
接下來,華為智能生活館旗艦店計劃于12月在華熙Live·五棵松揭幕,該店為三層獨棟設計,面積達1545平方米,融合了華為3C、車和全屋智能全場景業(yè)務,將是北京最大的華為門店。
從入駐區(qū)域上看,朝陽區(qū)以335家占比54%的優(yōu)勢領先各區(qū)。從商圈分布上看,CBD、三里屯、雙井、朝青、望京、王府井六大商圈貢獻突出,新增首店共274家,占前三季度新增首店數量超四成。
首店政策也在不斷升級,政府紅利為首店進京保駕護航。今年3月,北京市商務局發(fā)布首店3.0版措施,其中提到,提升零售品牌北京首店、旗艦店的最高支持額度,由原來的最高支持50萬元,提升到100萬元;提升國內品牌零售首店投資的支持比例,由原來的按照項目核定實際投資總額的20%給予支持,提升至50%;提升國內外知名品牌在京舉辦時尚消費類新品發(fā)布活動的最高支持額度,由原來的最高支持100萬元,提升至200萬元。
在政策加持之下,更多首店涌入北京。
短期內釋放聚客效應
首店以一己之力,不僅能成為商圈新招牌,更能在短時間內吸引年輕消費客群,形成聚客效應,帶動業(yè)績提升。北京商報記者從朝陽大悅城方面獲悉,韓國潮牌NERDY首店開業(yè)首月,銷售額突破了120萬元,單數達631單;而香氛品牌觀夏今年在國子監(jiān)開設的全國首家旗艦店,已經成為了當下北京年輕潮人時尚網紅打卡地;費大廚辣椒炒肉進駐朝陽大悅城后,試營業(yè)3天便登上了大眾點評榜單北京湘菜熱門榜第一名。小紅書的一位網友表示,晚餐時段從16時30分開始現場取號,直到20時才吃上。
三里屯太古里相關負責人表示,進駐三里屯太古里的品牌首店可以在短時間內獲得運營團隊的宣傳和推廣,消費者強有力的購買力會推動品牌快速增長,帶來較大的社會及經濟效應。同時,首店、旗艦店的入駐會進一步活躍三里屯太古里的商業(yè)氛圍,形成帶動效應,吸引更多首店、旗艦店入駐,促進商業(yè)項目發(fā)展。
隨著首店數量不斷增加,首店的打造不僅僅拘泥于區(qū)域首家,而是在首店的主題、空間上有了更多新意。北京國際商貿中心研究基地首席專家賴陽指出,如今消費者到線下購物不只是為了購買商品,而是更講究自身購物體驗,追求特色的商品、服務,所以現在打造首店不要盲目追求數量,而是盡量把開設的首店做精、做好,凸顯線下門店最大的價值。
形成首店自有特色IP
今年下半年,北京市印發(fā)《關于加快引導時尚類零售企業(yè)在京發(fā)展的指導意見(2022-2025年)》,其中提到將圍繞引進、培育、資金支持、活動助力等提出10項措施,加快構建符合首都功能定位的時尚產業(yè)發(fā)展格局,更好地滿足人民群眾品質化、多樣化、個性化消費需求。力爭到2025年,品牌集聚力顯著增強,落地2000家以上時尚類品牌首店。
中購聯購物中心發(fā)展委員會主任郭增利表示,如今首店的品類、概念變得不斷細化,是品牌細分市場進行精耕細作的一種探索與嘗試。
“品牌經過一定的積淀后結合市場需要進行細分,打造不同類型的首店,能夠在小眾市場中釋放吸引力及培養(yǎng)消費黏性,促進品牌發(fā)展。”郭增利表示。
在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的過程中,賴陽認為,品牌的豐富度是促進發(fā)展的重要因素。他指出,“消費中心城市能吸引消費者前來,最有吸引力的是這個城市所擁有的獨特品牌、商品,是別的地方買不到的”。首店品牌中大部分為中國品牌亦體現了這一點,相比于國際品牌,本土品牌是獨有的,有特色的本土品牌將會更受消費者歡迎。
首店想要長久發(fā)展,需要把運營服務做專,把消費場景做深。郭增利指出,“首店能否形成自己的IP,培養(yǎng)出自己的粉絲群,進而增加復購率,這是關鍵因素”。(作者: 劉卓瀾 實習記者 胡靜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