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5日是正月二十五
.俗稱為“填倉”
(資料圖片)
.這也是正月里的最后一個節(jié)
.這一天
.天津人會撕下貼了20多天的吊錢兒
.打成“錢囤”
.還有吃干飯、熬鯽魚湯的食俗
.到底嘛叫“填倉”?
.填倉節(jié)從何而來?
.年前貼的吊錢
.為什么在今天才能摘下來?
.正月的最后一個節(jié)日,
.還有哪些儀式?
.廣播君這就來告訴你
.填倉節(jié)又稱“添倉節(jié)”或“天倉”,根據(jù)史料記載,傳說有一年大旱,顆粒無收。百姓衣食無著,朝不保夕;然而朝廷卻照常征糧征稅,搞得餓殍遍野,民怨鼎沸??词鼗始壹Z倉的倉官于心不忍,在正月二十五那天,毅然開倉放糧,賑濟百姓。在百姓將糧食運走后,倉官一把火燒毀了糧倉,自己也在熊熊烈火中隨風而逝……
.后來,每年到了這天,家家戶戶 “打囤填倉”,用填滿倉谷的方式來感謝那位舍命救民的無名倉官,同時也表達祈盼物阜民豐的愿望。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如今的填倉節(jié)。
.填倉習俗
.01
.撕掉錢
.過年時,家家戶戶貼的吊錢、對聯(lián)、福字裝點了節(jié)日氣氛,按照天津傳統(tǒng)風俗,正月二十五“填倉”時才撕掉吊錢。這是因為,在天津,“填倉”還被稱為“打囤”。春節(jié)時帖的吊錢會在“填倉”這天撕掉。
.撕吊錢的講究
.在正月二十四晚上,用灶火灰在院里或屋中撒一個象征糧囤的圓圈,圈口撒一個小梯子形,表示可以上下;中間放上五谷雜糧,然后撕下貼了二十多天的吊錢,包上銅制錢,壓在上面,表示新的一年將會物阜民豐。也有的將揭下來的吊錢兒直接包好了,并在里面夾裹一些零錢,然后放置在柜角、床下等不經(jīng)常會碰到的地方,存放一年的時間,等到來年填倉,再用新揭下來的吊錢兒替換。
.雖然現(xiàn)在家庭生活都富裕了,沒有糧囤的習慣了,于是有人就變通為把吊錢、對聯(lián)、福字等包上硬幣放在平時放存折的柜子里,或壓在床下,形成了象征性“打囤”的習俗,有祝愿財運亨通的意思。一般正月二十五放一天,二十六以后就可以隨意處置了。
.02
.吃鯽魚、吃盒子
.在天津,米飯俗稱“干(gān)飯”。天津人在填倉節(jié)這天有吃鯽魚的節(jié)俗,家家戶戶吃小站稻米干飯、喝鯽魚湯。“填倉填倉,干飯魚湯”,人們在這一天要吃米飯、喝魚湯,象征余糧滿囤、富足美滿。
.為什么要喝魚湯呢?
.此日也是祭倉神的日子,
.民間傳說人們在今晚只能喝魚湯,
.而把魚留給小貓吃,
.意思是讓貓捉老鼠,
.讓糧倉不被老鼠咬。
.是不是還挺有趣的?
.填倉節(jié)食譜
.天津人熬魚湯
.講究用不大不小的鮮活鯽魚,
.把魚鱗、內(nèi)臟全部料理干凈,
.以免湯有腥味。
.煎魚用文火,兩面見金黃。熬湯時用涼水,加姜片、香蔥、鹽、味精等作料,慢慢熬到湯呈奶白色才叫好,湯濃清香。魚湯、米飯一直是天津人幸福小日子的象征,如今的“衛(wèi)嘴子”已將魚湯烹調(diào)到了淋漓盡致的水平,花樣百出,五味俱全。
.魚湯怎么熬最香?
.1、買回的鯽魚收拾干凈,肚子里的內(nèi)臟要全部去除干凈,魚腮要去掉,然后刮掉魚鱗;
.2、準備好兩個鍋,一個湯鍋,一個煎鍋;
.3、湯鍋中加入適量的水,蒜瓣,姜片,燒開;
.4、燒湯的同時(可以先進行一會),煎鍋中倒入適量的油,放兩片姜,然后將魚放入,將兩面煎至微微發(fā)黃;
.5、魚煎好的同時要保證湯正好滾開;
.6、將煎鍋中的魚連同油一起倒入湯鍋中。大火燒10分鐘左右,加入適量的鹽。轉(zhuǎn)小火1小時左右即可。
.除了魚湯
.有的人家今晚還要
.吃餃子或合子
.他們把吃餃子叫“填倉”
.把吃合子叫“蓋倉”
.填倉是春節(jié)的重要組成部分
.過完填倉
.年就算正式結(jié)束了
.今天下班
.去迎接美味的
.魚湯干飯和韭菜盒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