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社交平臺上不少網(wǎng)友分享了自己“二陽”(即第二次新冠感染)的經(jīng)歷。對此,記者采訪了幾位近期新冠二次感染的患者,他們表示在去年年末第一次感染新冠病毒,二次感染后癥狀相對減輕,以下是他們的自述。
(資料圖)
近日,一名北京市民抗原檢測呈陽性。受訪者供圖
二次感染癥狀相對較輕
上個月,我去美國參加學術(shù)交流會議,出現(xiàn)了發(fā)燒、腹瀉等一系列癥狀,抗原檢測顯示為陽性。
去年12月的時候我第一次感染新冠病毒,這次的癥狀大體相似。一開始是全身乏力,局部肌肉酸痛,緊接著是突然的高燒,溫度最高燒到了逼近39℃。加州是夏天,但我蓋著被子都直打哆嗦,太冷了。
我覺得新冠病毒感染和個人抵抗力、免疫力關(guān)系比較大,更容易攻擊一些受過傷或比較脆弱的組織,加重一些陳年舊疾。因為我在學校工作,肩頸勞損比較嚴重,之前因為打籃球,腰臀的連接處受過傷。兩次感染,我都明顯感覺到這些患處的肌肉酸痛得厲害。
第一次新冠感染的時候,癥狀很明顯,刀片嗓、頭疼,折騰了整整半個月。感染后很長一段時間,我的注意力都很難集中。但這次感染程度要輕很多,大概一個星期就完全復原了。
二次感染后我只吃了退燒藥,基本都呆在賓館里。當時還跟我太太說,是不是需要做好隔離防護,以免感染她。她就擺擺手說:“無所謂,沒事?!焙髞硇液梦姨]有感染。我覺得以后可能還會經(jīng)歷感染,最重要的還是提高自己的抵抗力。病毒來了,我們只能抵抗下去。
下一次大型活動,我會選擇戴好口罩,有備無患
我是在參加完上海車展后第三天檢測出新冠病毒二次感染的?,F(xiàn)在回想車展那天的情景,我有點后怕。展廳里擠滿了人,即使有意防護也很難做到跟其他人保持距離。而且那天氣溫很高,后來實在太熱了,我就把口罩摘了。
回家后當天,我就覺得渾身發(fā)冷,伴隨著頭疼、咳嗽。癥狀最嚴重那天,我測了一次抗原:兩條杠。整個病程大概持續(xù)了五天,咽痛、鼻塞、四肢疼痛,和第一次感染新冠的時候一樣,只是各種癥狀都相對要輕一些。
這次感染來得很突然,生病帶給人的感受也很糟糕。但因為去年年末已經(jīng)感染過一次了,家里有藥、有抗原試劑,總體應對都比較自然。我在社交平臺看到,不少去上海車展的網(wǎng)友都出現(xiàn)了咳嗽、發(fā)燒的癥狀,但現(xiàn)在很多人都不檢測了,該吃藥就吃藥,該休息就休息,所以也很難判斷哪些人是去車展之后感染的。
不過下次參加這種大型活動,我自己會選擇戴口罩,有備無患,我實在不想再生病了。
我在各個群里提醒朋友們:“一定要做好防護”
前幾日晚上8點左右,我從健身房鍛煉結(jié)束后騎共享單車回家。當天晚上北京降溫,我在路上吹了點風,到家后感覺嗓子眼有點難受,沒有太明顯的痛感。晚上睡覺前,感覺鼻子有點冒火,但沒有想太多。
到昨晚嗓子疼痛更劇烈了,家里還有剩下的抗原,測出來果然是陽性。
但這次總體比第一次輕很多。這次沒有發(fā)燒,一個明顯的癥狀是喉嚨痛,之后鼻塞、流鼻涕、打噴嚏。上次“陽”是在去年的12月底,回想起“刀片嗓”和“水泥鼻”,這次相對好受一些。
到今天稍微好點兒了,除了嗓子還是發(fā)干,沒別的癥狀。早晨起來發(fā)了一個朋友圈,也去各個群提醒朋友們一定要做好防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