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州茅臺(600519)頻發(fā)利好維護股價,各相關利益方同時受益,中小股東尚需更多實質利好。
【資料圖】
楊現華/文
繼披露核心產品銷售破千億(含稅)后,貴州茅臺(600519.SH)又發(fā)布了上市以來首次特別分紅計劃,大股東還順道宣布增持。一系列利好之下,公司股價走出了之前連續(xù)下跌的陰霾。
貴州茅臺釋放的連續(xù)利好并非強制披露內容,分紅更是意外驚喜。在10月份遭遇了罕見的下跌后,貴州茅臺需要利好來維護市場的穩(wěn)定,貴州茅臺諸多股東和上下游都需要貴州茅臺的這種穩(wěn)定。
由于貴州茅臺超強的盈利能力,覬覦茅臺而想分得一杯羹的投資者越來越多。僅僅是成為茅臺酒的經銷商都可以賺得盆滿缽溢,更何況能夠成為茅臺的主要股東之一呢。對于貴州茅臺而言,受到追捧自然歡欣,但有時候這也是一種甜蜜的負擔。
利好頻出
11月底,貴州茅臺宣布上市以來首次特別分紅方案,公司計劃每股派發(fā)現金21.91元(含稅),合計現金分紅275.23億元。茅臺表示此次特別分紅目的有三:發(fā)展的需要、提振市場信心和回饋股東。
在特別分紅的同時,貴州茅臺還宣布,控股股東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責任公司(下稱“茅臺集團”)、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技術開發(fā)有限公司計劃利用特別分紅增持公司股份,兩家股東合計增持金額不低于15.47億元,不高于30.94億元。即增持金額不低于本次特別分紅的10%,不超過20%。
在如此利好帶動下,貴州茅臺股價應聲放量大漲,隨后連續(xù)走好,一掃之前的低迷,市場人氣迅速活絡起來。其實在此次利好前,貴州茅臺已經主動披露數據釋放利好了。
在公告特別分紅前一周,貴州茅臺宣布,公司茅臺酒含稅銷售收入已于年11月21日突破千億元,即年1月1日至11月21日公司實現茅臺酒營收894.08億元(含稅銷售收入1005.69億元)。
銷售收入突破整數關口并不需要上市公司必須披露,貴州茅臺主動為之,釋放好消息的意味明顯。只是當時這一利好雖然也引發(fā)了投資者關注,但并未給二級市場帶來多少波瀾。
在之前的10月底,中國酒業(yè)協(xié)會還聯合貴州茅臺等幾大酒企發(fā)文,稱白酒業(yè)是充分市場化的長周期產業(yè),希望每一位投資者都能以“長周期思維”來看待中國白酒。在文章發(fā)表的10月份,申萬白酒指數下跌超過25%,貴州茅臺的跌幅逼近30%,近億元的市值迅速蒸發(fā)。
因此,無論是維護自身股價穩(wěn)定的需要,還是作為行業(yè)龍頭穩(wěn)定整個行業(yè)的信心,貴州茅臺的一系列利好都顯得十分必要。
釋放利好似乎成了貴州茅臺的“規(guī)定動作”。早在年半年報披露后,公司董事長丁雄軍表示,茅臺目前在酒庫里存了幾十萬噸基酒,按照現在的市場價值計算值好多萬億。而且在半年報和三季報中,貴州茅臺都主動披露了新推出直銷平臺“i茅臺”的銷售收入,以更利于擴大這一全新平臺的影響力。
當然,在釋放的諸多利好中,市場也解讀到了不同的聲音。以貴州茅臺披露的銷售破千億為例,年年初起至11月21日,公司茅臺酒收入為894.08億元,而年全年貴州茅臺銷售了934.65億元的茅臺酒。
平均計算的話,年1月1日至11月21日,貴州茅臺大約售賣了832.22億元茅臺酒。按此計算,截至年11月21日,茅臺酒的收入增長了約7.43%。年上半年,茅臺酒銷售收入增長了16.34%,截至11月底的這一增速顯然難以達到市場預期。
不過,由于春節(jié)前是白酒發(fā)貨的高峰,11月距離春節(jié)尚有諸多時日,且年春節(jié)較往年略早,這有利于白酒提前銷售出貨。
股權頻變
除了上述宣布增持貴州茅臺的兩家貴州國資外,第三大股東貴州省國有資本運營有限責任公司(下稱“國資公司”)也屬于貴州國資,其目前持有貴州茅臺5700萬股,占比4.54%。這次特別分紅,其將直接分走12.49億元,三家貴州國資股東合計分走167.2億元。
國資公司原本并不持有貴州茅臺股份,年一季度貴州茅臺大股東茅臺集團將4%的股份即5024萬股無償劃轉給國資公司,后者一躍成為貴州茅臺第三大股東。此次股份劃轉沒過太久,國資公司就大筆減持手中的貴州茅臺股份。
根據貴州茅臺年年底發(fā)布的公告,彼時國資公司持有貴州茅臺的股份已經只剩下858萬股了,即4166萬股已經于一年內完成減持。國資此次減持主要是在年三季度和四季度完成的,回溯歷史股價不難發(fā)現,國資公司選擇的時機不錯,在其減持后,貴州茅臺股價雖有繼續(xù)沖高,但持續(xù)性并不久,隨后股價長期橫盤。
國資公司如此迅速完成減持,是因為公司又得到了茅臺集團無償劃轉的貴州茅臺4%股份,合計持股又回到了5882萬股,占比為4.68%,仍然是不足5%的大小非“警戒線”。在年一季度小幅減持后,國資公司的持股略降至5700萬股并保持至今。只是大股東茅臺集團持股驟降,從61.99%的占比降至目前的54%。
不僅僅是股份公司的股份被劃轉,年9月份,茅臺集團10%的股份劃轉給了貴州金融控股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后者由貴州財政廳全資持有。在此次轉讓前,茅臺集團由貴州國資委全權控股。
一系列操作的直接結果就是,與貴州茅臺關聯的國資企業(yè)在增多。實際經營中,貴州茅臺繳納的稅費也在明顯增長。根據三季報現金流量表,年前三季度,貴州茅臺支付的各項稅費為481.92億元,同比漲幅超過30%,比營收增速超出近一倍。
年全年,貴州茅臺支付的各項稅費為446.1億元,三個季度繳納的稅費已經大超上一年全年規(guī)模。機構認為這主要源于生產和發(fā)貨節(jié)奏的錯配,但對于地方政府而言得到的實惠是實實在在的。
賣茅臺的誘惑
不能與貴州茅臺產生直接股權關聯的國資企業(yè),通過售賣茅臺酒也可分得一杯羹。這其中的代表企業(yè)是貴州高速公路集團有限公司(下稱“貴州高速”)。貴州高速與貴州茅臺產生關系要追溯到公司上一任董事長高衛(wèi)東時期,年年底茅臺集團發(fā)債15086億元用于收購貴州高速股權。
根據工商信息,年1月,茅臺集團獲得了貴州高速14.73%股權,并派駐董事入駐貴州高速。在茅臺集團最初宣布發(fā)債時,就引發(fā)市場爭議,認為茅臺集團并無必要入股與主業(yè)并無甚關系的貴州高速。
不差錢的茅臺集團不會因為增加部分債務就產生實質影響,但對貴州高速的意義就不一樣了。茅臺集團發(fā)債時就已經公告,“貴州高速在建路產項目較多,債務負擔較大”,引入新的資本對公司大有裨益。
茅臺集團幫助貴州高速降負債,貴州茅臺則幫助貴州高速增加收入。
貴州高速的債務募集書顯示,公司其他商品銷售業(yè)務主要產品為酒類、貴州特產等產品,年的銷售商品收入分別為27.53億元、43.34億元和44.4億元。
貴州高速表示,銷售商品收入增長迅速的原因主要是年以來新增銷售茅臺酒業(yè)務等;同時因茅臺酒銷售及帶動扶貧農產品銷量激增,因而年及年較往年有較大幅度增長。通過茅臺酒來增加扶貧產品的收入,茅臺被賦予了更多的責任。
需要指出的是,目前貴州茅臺正在減少經銷商的出貨而增加直銷渠道的收入。年,貴州茅臺直銷快速增長,收入首次破百億達到132.4億元,占公司酒類收入的比例首次達到兩位數為13.96%。年直銷收入繼續(xù)大幅增長,240.29億元的收入已經占到公司酒類收入的22.66%。
年上半年,貴州茅臺直銷收入達到209.49億元,已經與年全年水平相去不遠,占公司酒類的收入已經達到36.39%,前三季度仍基本維持這一占比。
與之對應的是,年貴州茅臺批發(fā)代理收入增長12.88%,雖不及公司整體收入增速,但尚能保持在兩位數;年增速已經降至5%,這還是由于茅臺酒綜合售價提高的結果,這一年批發(fā)渠道的銷售量已經開始下降了。
年,貴州茅臺批發(fā)渠道收入增長幅度已經不足1%,年前三季度批發(fā)渠道收入下降8%,茅臺的增長完全依賴直銷了。
在批發(fā)渠道收入增速一年不如一年的情況下,貴州高速獲得了售賣茅臺酒帶來的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