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節(jié)氣
春分節(jié)氣將至,燕子歸來、陌上花開、人勤春來早。歐陽修在詞中描寫春分景象:“雨霽風光,春分天氣。千花百卉爭明媚。畫梁新燕一雙雙,玉籠鸚鵡愁孤睡?!?/p>
誰家新燕啄春泥
春分正當春季三個月之中,并平分春季,此日晝夜平分,寒暑平衡。春分有三候:“一候玄鳥至;二候雷乃發(fā)聲;三候始電。”玄鳥即燕子,春暖花開的時節(jié),在南方越冬的燕子飛回北方,為春天帶來了熱鬧和詩意。白居易的《錢塘湖春行》中有這樣的詩句:“幾處早鶯爭暖樹,誰家新燕啄春泥?!痹娙艘匝嘧鱼暷嘀裁鑼懘禾斓牟鷻C。
劉禹錫詩云:“舊時王謝堂前燕,飛入尋常百姓家?!濒斈厦耖g也有“燕子不進惡人家”的俗語。燕子是“擇良木而棲”的益鳥,古人稱之為“紫燕”,燕子在誰家筑巢就說明紫氣將降臨主人。《詩經(jīng)》也說“天命玄鳥,降而生商。”據(jù)說帝嚳的次妃簡狄與別人外出洗澡時吞下玄鳥蛋,懷孕生下了契,所以燕子筑巢繁衍生息,預示主人家多子多福。另外,燕與宴、晏同音,有安樂之意,燕子啾啾報平安,如果主人家爭吵不休,鬧得雞飛狗跳,燕子是不會在此居住的。燕子能在屋檐下筑巢,表明主家和氣致祥,和諧相處。
“思為雙飛燕,銜泥巢君屋”的詩句說的是心里遙想著要與佳人成為雙飛燕,銜泥筑巢永遠住在一起。燕子雌雄頡頏,出入成雙,燕子呢喃被視為愛情忠貞不渝的象征。人們常用燕子詠嘆羈旅情愁、離別相思之苦。薛道衡《昔昔鹽》云:“暗牖懸蛛網(wǎng),空梁落燕泥。前年過代北,今歲往遼西?!北磉_了女子對遠征丈夫的思念之情。權(quán)德輿描寫女子在花開時節(jié)望見雙飛的燕子,詠物言情,思念逾期未歸的丈夫:“君去期花時,花時君不至。檐前雙燕飛,落妾相思淚?!标處椎馈杜R江仙》有“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的詩句,綿綿春景,往事如夢,花開花落,雨中燕飛,詩人寄情于燕,表達了與有情人比翼雙飛的渴望。
可知早有綠腰肥
宋代詩人徐鉉《蘇醒》詩曰:“春分雨腳落聲微,柳岸斜風帶客歸。時令北方偏向晚,可知早有綠腰肥?!痹邶R魯大地,春分過后也是桃紅柳綠、燕語鶯聲。春分三候還有對應(yīng)的花信風三候:“一候海棠,二候梨花,三候木蘭。”
春分節(jié)氣正是百花競放、風送花香的時節(jié),這里所說的三種花卉只是具有代表性的。海棠花姿瀟灑,花開似錦,自古以來是雅俗共賞的名花,有“花中神仙”“花貴妃”“花尊貴”之稱。唐代有“海棠春睡”的典故,蘇東坡?lián)藢懥艘皇住逗L摹吩?“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zhuǎn)廊。只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标懹我残稳蒗r艷的海棠花與朝日爭輝的形象:“猩紅鸚綠極天巧,疊萼重跗眩朝日?!崩婊ɑㄉ珴嵃?如同雪花,盛開時幽香四溢。岑參有“忽如一夜春風來,千樹萬樹梨花開”的詠唱;蘇軾有“梨花淡白柳深青,柳絮飛時花滿城”的感嘆。木蘭花又稱“辛夷”,盛開時傲立枝頭,豐潤肥厚,賞心悅目,典雅清新。白居易有詩描寫木蘭花開的春景:“山吐晴嵐水放光,辛夷花白柳梢黃?!蓖醢彩涯咎m盛開的烏塘柘岡視為向往之地:“試問春風何處好?辛夷如雪柘岡西?!?/p>
劉長卿的詩《春分》描寫了春分的特征和流傳于民間的習俗,詩曰:“日月陽陰兩均天,玄鳥不辭桃花寒。從來今日豎雞子,川上良人放紙鳶。”在風和日麗、鳥語花香的季節(jié)里,人們紛紛外出踏青、送春牛、挖薺菜、簪花飲酒、立蛋等。
在這些戶外活動中,放風箏是婦孺皆喜的事情。濰坊在清代乾隆、嘉慶年間已有相當規(guī)模的風箏集市。曾任濰縣縣令的鄭板橋于晚年見到濰縣老友后,寫下《懷濰縣》相贈,惟妙惟肖地描寫了濰縣人放風箏的情景:“紙花如雪滿天飛,嬌女秋千打四圍。五色羅裙風擺動,好將蝴蝶斗春歸?!?/p>
地綿萬里盡春耕
蘇轍《春日耕者》一詩描繪農(nóng)民在春耕時分的一片忙碌景象:“陽氣先從土脈知,老農(nóng)夜起飼牛饑。雨深一尺春耕利,日出三竿曉餉遲?!标懹我灿小坝曜憬荚们?地綿萬里盡春耕”的詩句。春分節(jié)氣后,山東大部分地區(qū)氣候溫和,雨水增多,日照增長,正值春耕春種春管的大忙季節(jié),所以有“春分亂紛紛,農(nóng)村無閑人”的諺語。
山東是小麥生產(chǎn)基地,春分正是加強冬小麥田間管理的關(guān)鍵時期。有農(nóng)諺說:“春分麥起身,一刻值千金”“麥過春分晝夜忙”。沉睡一冬的小麥蘇醒了,返青生長,日夜不停,勢頭強勁,一天一個樣。另外還有諺語說:“春分麥起身,肥水要緊跟?!毙←溕L,離不開肥水。人勤春來早,農(nóng)民把積攢一冬天的農(nóng)家肥也開始往麥田里運。越冬小麥進入生長階段,需要加強春季田間管理,澆透拔節(jié)水,施足拔節(jié)肥,中耕保好墑,這就是農(nóng)諺說的“追肥澆水跟松耪,三舉配套麥苗壯”。由于氣溫回升快,小麥生長需水量相對較大,農(nóng)諺說“春分有雨是豐年”,但是往往“春雨貴如油”,有時還會出現(xiàn)春旱?!按悍譄o雨劃耕田”,就是說做好中耕,加強蓄水保墑,必要時要及時做好春灌,確保小麥健康生長。
春分正是播種的好時機。農(nóng)諺說:“一場春雨一場暖,春雨過后忙耕田?!贝悍趾?氣溫回升較快,是春播春種的大好時節(jié)。關(guān)于春種的諺語很多,如:“春分前后,種瓜種豆”“春分雨多,有利春播”“春分前好布田,春分后好種豆”“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種瓜豆后插秧”。春種要搶在晴天進行,爭取播后有3—5個晴天,確保一播全苗。農(nóng)諺“冷尾暖頭,下秧不愁”就是這個道理。
春分適合植樹造林。清朝詩人宋琬在《春日田家》詩中說:“野田黃雀自為群,山叟相過話舊聞。夜半飯牛呼婦起,明朝種樹是春分。”諺語云:“二月驚蟄又春分,種樹施肥耕地深”“春分日,植樹木”“春分至,把樹接;園樹佬,沒空歇”。這些都說明了春分特別適宜植樹造林。諺語說“節(jié)令到春分,栽樹要抓緊。春分栽不妥,再栽難成活”。從氣溫、水分上講,春分植樹最容易成活,春分過后再栽樹就很難成活了。
春分要防“倒春寒”。諺語說:“春分降雪春播寒”“春分前后怕春霜,一見春霜麥苗傷”。春分過后還常有較強的冷空氣侵入,溫度明顯降低,形成連續(xù)數(shù)天低溫陰雨,出現(xiàn)“倒春寒”,這就是人們常說的“前春暖,后春寒”,并伴有降雪現(xiàn)象。
蘇軾曾有《春分后雪》描寫此情景:“雪入春分省見稀,半開桃李不勝威。應(yīng)慚落地梅花識,卻作漫天柳絮飛。不分東君專節(jié)物,故將新巧發(fā)陰機。從今造物尤難料,更暖須留御臘衣?!贝悍窒卵?對正在返青的小麥危害極大,影響了小麥孕穗,造成大面積的不孕或降低籽實質(zhì)量。農(nóng)諺“冬雪寶、春雪草”就是這個道理。倒春寒還會影響油菜花的開花授粉及角果發(fā)育,降低產(chǎn)量,使早稻、已播棉花、花生等作物造成死苗和爛秧爛種。因此,春分時節(jié)加強凍害防御十分重要。常用方法有選用抗寒良種,麥子播種深度合理,增施鉀肥,灌水或噴霧等。
李紳詩云:“春種一粒粟,秋收萬顆子。”人們播種的不僅是萬紫千紅、鶯歌燕舞的春天,而且播下了碩果累累、五谷飄香的金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