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料圖片僅供參考)
每周一組織好升旗儀式就算是完成了一周的少先隊工作,每年一次的“六一”文藝匯演就是最大型的活動。初當教師時,少先隊工作在六安市葉集區(qū)第二小學教師王琰眼中就是“如此輕松”和“簡單”。
葉集二小是一所鄉(xiāng)村小學,在布滿黃泥的操場中,在舊磚堆砌的石臺上,沒有絢麗的舞臺,也沒有華美的服飾,隊員們都在賣力地表現(xiàn)著,小觀眾們開心地鼓掌,22年前的這一幕讓王琰記憶猶新。初當教師三個月時,王琰接到了學?!傲弧眳R演的任務,不是音樂專業(yè)出身的她沒有任何舞臺經(jīng)驗。“買了一堆光碟回家,白天上課,晚上跟著光碟練,第二天就現(xiàn)學現(xiàn)賣教給學生。”王琰說,“看著學生們的笑臉,突然覺得快樂沒有模式,無論是自己還是學生,自我成長就能帶來幸福感和滿足感?!贝撕?,王琰喜歡上了少先隊工作,常和隊員們一起剝紅麻、種稻谷、摘西瓜......她覺得生活處處皆教育,帶著他們共同成長成為她的夢想。
在一次市委組織的團課比賽中,活動都是由隊員們主持,王琰緊張得一直念叨著“千萬別出錯”。臨上場前,一名隊員突然轉(zhuǎn)過身抱住了王琰:“王老師,我們不會讓你失望的!”接著一個、兩個、三個......隊員們用擁抱傳達了溫暖,此時的王琰被深深觸動——教育不應該是功利的,它最重要的作用是喚醒心靈、培養(yǎng)能力、追求幸福。從此,王琰對少先隊工作有了新的認識——輔導員不能成為少先隊工作的“獨唱者”,而是要成為隊員們成長的引領(lǐng)者與賦能者。
一次次活動,一場場比賽,王琰帶領(lǐng)隊員們一次次地喚醒心靈。中國夢活動中,和隊員們一起喚醒“初心”;隊前教育中,與隊員們一起喚醒“光榮”;儀式教育中,與隊員們一同喚醒“使命”;小小志愿者活動中,與隊員們一起喚醒“擔當”;核心價值觀教育中,與隊員們一起喚醒“成長”。
在一次次的喚醒中,大家收獲著芬芳。全國少先隊輔導員風采大賽二等獎、愛國主義讀書征文比賽全國二等獎、全國優(yōu)秀中隊、全國優(yōu)秀少先隊員、安徽省模范教師、安徽省優(yōu)秀少先隊大隊......
作為團葉集區(qū)委兼職副書記,王琰深感“一花獨放不是春,百花齊放春滿園”。一方面,她持續(xù)開展實地調(diào)研,了解不同少先隊大隊面臨的不同隊情,給每個大隊開出切實可行的“診斷報告”。另一方面她加強組織引領(lǐng),帶領(lǐng)輔導員們在少先隊這片紅色的土地上積極耕耘,開發(fā)有六安本地特色的紅色課程,結(jié)合輔導員的能力特點,指導他們利用長處盡可能地發(fā)揮作用。
“一杯菊花兩篇稿,三項活動四蹄倒,五時舞蹈六神忙,七上八下九時歸?!蓖蹒詣?chuàng)了這首打油詩總結(jié)自己一天的工作,她說,“累并快樂著,這大概就是喚醒的力量吧?!?/p>
□本報記者黃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