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科學(xué)報 | 2022-07-25 16:25:41 |
地球每年可能有數(shù)千個物種消失。一項7月21日發(fā)表于《當代生物學(xué)》針對鳥類的獨立研究得出結(jié)論,地球上最易消失的是那些在生態(tài)系統(tǒng)中具有獨特且不可替代功能的鳥類,比如具有標志性喙的巨嘴鳥,它可以吃掉對南美雨林中其他鳥類來說太大的果實并傳播其種子,以及兀鷲、鹮和其他具有獨特身體特征的動物。它們的滅絕將使鳥類世界變得同質(zhì)化。
生態(tài)系統(tǒng)的維持依賴于扮演著各種角色的不同生物。比如在鳥類中,一些鳥吃掉并傳播種子,而另一些靠腐肉維生的鳥,則可以幫助回收殘渣。這些鳥類往往具有獨特的身體特征,有助于它們完成上述任務(wù),如長而尖的喙可以幫助兀鷲撕碎肉,“大長腿”則使涉水鳥類保持身體干燥。
“一旦鳥類種群同質(zhì)化,會失去很多原有的生態(tài)功能。”美國蒙大拿大學(xué)生態(tài)學(xué)家Jedediah Brodie說。
為了評估具有某些特征的鳥類是否正在消失,英國謝菲爾德大學(xué)博士Emma Hughes花了幾年時間測量了全球近8500只博物館鳥類標本喙的大小、形狀,下肢和翅膀長度以及體形大小。
她與謝菲爾德大學(xué)保護生物學(xué)家David Edwards、宏觀生態(tài)學(xué)家Gavin Thomas合作,利用統(tǒng)計分析技術(shù),根據(jù)上述特征繪制鳥類物種間相似性和差異圖標。比如,在形態(tài)上高度相似的鳴禽,以及大信天翁、蜂鳥、有著長而彎曲的喙的鹮等“異類”。
接著,研究人員參照世界自然保護聯(lián)盟瀕危物種紅色名錄,從最有可能滅絕的鳥類開始進行剔除,縮小上述圖表范圍,發(fā)現(xiàn)受威脅最嚴重的物種在體形和生態(tài)系統(tǒng)功能上也最為獨特。
隨著研究人員將鳥類從最受威脅的物種逐漸排除至最不受威脅的物種,巨嘴鳥、犀鳥、蜂鳥和其他獨特的物種都逐漸消失,而相似性高度集中的鳥類,如雀類和椋鳥等仍然存在。
為了確定受上述趨勢影響最嚴重的地區(qū),Hughes等人分析了14個主要棲息地或生物群落中的鳥類情況,結(jié)果發(fā)現(xiàn),物種同質(zhì)化將影響12個主要棲息地,其中洪水泛濫的草原和熱帶森林受影響最嚴重。此外,“最受威脅”的地區(qū)包括越南南部、柬埔寨、喜馬拉雅山麓,以及美國夏威夷群島等。
“在某些情況下,沒有其他生物可以取代這些物種,發(fā)揮它們那種獨特的生態(tài)作用。”Brodie說。
與此同時,德國森肯伯格生物多樣性和氣候研究中心宏觀生態(tài)學(xué)家Alke Voskamp領(lǐng)導(dǎo)的研究確定了另一種導(dǎo)致鳥類同質(zhì)化的原因——由氣候變化驅(qū)動的鳥類活動范圍的變化。為應(yīng)對氣候變化,隨著物種向較冷地區(qū)聚集,其群落將變得更加相似。
研究團隊繪制了國際鳥盟編制的9882種鳥類當前活動范圍圖。然后,他們應(yīng)用全球氣候模型預(yù)測,到2080年,這些物種適宜的棲息地在哪里。最后,研究人員分析了棲息地分布的改變將如何影響鳥類群落組成。
“這樣的‘搬遷’對鳥群進行了很多改組。”Voskamp說。
研究發(fā)現(xiàn),熱帶和亞熱帶地區(qū)可能會失去大多數(shù)物種,因為它們要么滅絕,要么改變了活動范圍。Voskamp團隊7月20日在英國《皇家學(xué)會會刊B輯》上發(fā)表論文指出,遷入的物種為少數(shù),保留下的大多數(shù)物種彼此關(guān)系密切,并且在這種情況下生存特征愈發(fā)相似。
上述研究預(yù)測了一個更加統(tǒng)一的鳥類世界。這不僅對觀鳥者來說是一個悲劇,對生態(tài)系統(tǒng)更是一個沉重的打擊。(徐銳)
2022-07-22 14:05:05
2022-07-22 13:47:09
2022-07-19 17:17:43
2022-07-19 16:59:31
2022-07-19 16:48:16
2022-07-21 16:47:07
2022-07-21 16:44:28
2022-07-21 16:42:39
2022-07-21 16:28:19
2022-07-21 16:27:28
2022-07-21 16:27:27
2022-07-21 15:49:48
2022-07-21 15:48:02
2022-07-21 15:47:08
2022-07-21 15:44:19
2022-07-21 15:42:40
2022-07-21 15:42:22
2022-07-21 15:40:38
2022-07-21 15:38:08
2022-07-21 15:37:34
2022-07-21 15:36:21
2022-07-21 15:35:37
2022-07-21 15:34:54
2022-07-21 15:28:15
2022-07-21 15:25:09
2022-07-21 15:18:02
2022-07-21 13:12:48
2022-07-21 11:41:47
2022-07-21 09:58:42
2022-07-21 09:55:35
2022-07-21 09:48:33
2022-07-21 09:48:23
2022-07-21 09:48:01
2022-07-21 09:46:01
2022-07-21 09:43:34
2022-07-21 09:37:25
2022-07-21 09:37:22
2022-07-21 09:36:07
2022-07-21 09:30:49
2022-07-21 09:28:47
2022-07-21 09:28:19
2022-07-21 09:26:14
2022-07-21 09:25:31
2022-07-21 09:09:20
2022-07-21 09:03:40
2022-07-21 08:56:08
2022-07-21 08:38:29
2022-07-21 08:32:55
2022-07-21 08:27:17
2022-07-21 08:17:18
2022-07-20 18:44:04
2022-07-20 18:38:13
2022-07-20 17:41:43
2022-07-20 17:32:47
2022-07-20 17:02:55
2022-07-20 16:50:13
2022-07-20 16:49:19
2022-07-20 16:45:52
2022-07-20 16:42:08
2022-07-20 16:35:24
2022-07-20 16:32:05
2022-07-20 16:31:28
2022-07-20 16:31:03
2022-07-20 16:30:46
2022-07-20 16:28:33
2022-07-20 16:27:41
2022-07-20 16:12:03
2022-07-20 16:09:31
2022-07-20 16:01:07
2022-07-20 15:48:21
2022-07-20 15:47:23
2022-07-20 15:46:41
2022-07-20 15:43:48
2022-07-20 15:39:50
2022-07-20 15:39:47
2022-07-20 15:39:35
2022-07-20 15:35:47
2022-07-20 15:35:05
2022-07-20 15:35:00
2022-07-20 15:34:59
2022-07-20 15:33:12
2022-07-20 15:30:04
2022-07-20 15:28:26
2022-07-20 15:27:13
2022-07-20 15:03:44
2022-07-20 14:45:43
2022-07-20 11:33:57
2022-07-20 09:33:45
2022-07-20 09:33:38
2022-07-20 09:32:22
2022-07-20 09:31:09
2022-07-20 09:26:31
2022-07-20 09:25:46
2022-07-20 09:24:14
2022-07-20 09:20:46
2022-07-20 09:17:45
2022-07-20 09:15:16
2022-07-20 09:06:07
2022-07-20 09:01:22
2022-07-20 08:51:09
2022-07-20 08:47:39
2022-07-20 08:42:25
2022-07-20 08:20:37
2022-07-19 21:52:43